序 20世纪,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获得了空前的高速发展,并渗透到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利益。建筑领域也未能例外,智能化建筑便是在这一背景下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智能化建筑充分应用各种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并加以研发和整合成智能装备,为人们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并日益成为主导现代建筑的主流。近年来,人们不难发现,凡是按现代化、信息化运作的机构与行业,如政府、金融、商业、医疗、文教、体育、交通枢纽、法院、工厂等,所建造的新建筑物,都已具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化。 智能化建筑市场的拓展为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天地。特别是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弱电系统,更是借助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综合利用,使其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智能化建筑也为其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物业管理等行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促进了社会对智能建筑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急速增加。令人高兴的是众多院校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调整教学计划、更新课程内容,致力于培养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应用方向的人才,以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发展需要。这正是这套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系列教材的出版背景。 我欣喜地发现,参加这套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系列教材编撰工作的有近20个兄弟院校,不论是主编或是主审,均是这个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因此,我深信这套系列教材将会反映各兄弟院校在为国民经济服务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此系列教材的出版还说明一个问题,时代需要协作精神,时代需要集体智慧。我借此机会感谢所有作者,是你们的辛劳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好的教材。 写于同济园 2002年9月28日前言 照明不仅仅具有功能性,而且是具有装饰性的景观,它是技术美和艺术美的结晶体。因此,照明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包含光学、电工学、建筑学、生理学、心理学、环境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相关的产品更新换代频繁,知识更新快。本书正是基于此,力图通过对各个学科的阐述,融会贯通,使读者能学习和应用照明知识,促进照明技术的提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夜景灯光成为塑造城市形象、促进旅游商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对照明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如何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利用现代科技,营造一个舒适、高效、节能的光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由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类本科建筑电气技术系列教材及高职高专智能化建筑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了“电气照明技术”,旨在普及电气照明知识,成为广大读者学习照明知识的入门之作。本书也作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类建筑电气技术高职高专的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编写所遵循的原则:力求通过深入浅出地阐述基本概念及举例说明的方法,使广大读者深刻地理解现代电气照明的理论性、工程的实用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达到学以致用。 本书结合编者的教学经验,并根据国家近年来颁发的有关建筑电气设计的规程、规范和标准编撰而成。同济大学教师肖辉任主编,负责全书的框架构思、编写组织及整体统稿工作,并编写第六、九、十章;同济大学教师王晓东任副主编,并编写第一、二、三章;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李英姿编写第四、七、八章,扬州大学李新兵编写第五章;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主任高工江豫新任本书主审。 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说理清楚、实例详尽、综合多种专业,并面向实际工程。同时,为了使读者便于学以致用,编者查阅了大量公开的技术书刊和资料,吸取了其间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在此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书主要面向高职高专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类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照明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设计与应用的参考用书,同时也适合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士自学之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扬州大学等单位领导、专家和同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对为本书进行全面的审校和补充的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高工江豫新专家,一并表示深切的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存在的错误、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广大的读者朋友能及时地进行批评和指正。 编者
随手扫一扫~了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