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7章。第1章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等。作为必要的数学基础,简要介绍了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方法。第3章介绍线性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包括稳定性、暂态性能和稳态误差等系统性能的分析。第4章介绍控制系统的频率法。第5章介绍控制系统中广为应用的PID控制工程设计方法。第6章介绍离散系统的分析方法。第7章介绍非线性系统的描述函数法。本书每章最后都简要介绍了使用MATLAB仿真软件辅助分析控制系统的方法。书后给出了习题参考答案。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类、仪器仪表类、机械类、化工类等非自动化类专业的控制工程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教学型大学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材。对于少学时的专业,可以只讲授第1~5章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浙江工业大学国家精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网站(http://kczy.zjut.edu.cn/zdkz/index.asp)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网站(http://www.cmpedu.com),向读者免费提供电子教案、习题解答、教学录像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本书共7章。第1章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等。作为必要的数学基础,简要介绍了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方法。第3章介绍线性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包括稳定性、暂态性能和稳态误差等系统性能的分析。第4章介绍控制系统的频率法。第5章介绍控制系统中广为应用的PID控制工程设计方法。第6章介绍离散系统的分析方法。第7章介绍非线性系统的描述函数法。本书每章最后都简要介绍了使用MATLAB仿真软件辅助分析控制系统的方法。书后给出了习题参考答案。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类、仪器仪表类、机械类、化工类等非自动化类专业的控制工程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教学型大学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材。对于少学时的专业,可以只讲授第1~5章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浙江工业大学国家精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网站(http://kczy.zjut.edu.cn/zdkz/index.asp)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网站(http://www.cmpedu.com),向读者免费提供电子教案、习题解答、教学录像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自动控制技术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也是许多高新技术产品中的核心技术。因此,自动控制理论不仅是自动化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也已经成为许多非自动化类专业的重要课程。 本书为作者主持完成的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的建设成果之一,面向机械、电子、计算机、通信、化工、仪器仪表等非自动化类专业学生,从应用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沿着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的历程进行介绍,即按照先连续系统理论后离散系统理论,先线性系统理论后非线性系统理论的顺序介绍。这样,分别采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暂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学生容易接受。全书共7章。第1章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等。作为必要的数学基础,简要介绍了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方法。第3章介绍线性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包括稳定性、动态性能和稳态误差等系统性能的分析。第4章介绍控制系统的频率法。着重介绍频率特性的概念,伯德图和奈奎斯特图的画法,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应用方法。第5章介绍控制系统中广为应用的PID控制工程设计方法。第6章简要介绍离散系统的稳定性、暂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分析方法。第7章简要分析非线性系统的描述函数法。本书前五章为基本模块。后面两章前后没有依赖关系,可以根据学时数选择教学,这样仍可保持体系结构的完整性。书中带米的部分为选讲内容。本书将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方法贯穿在相关章节中介绍,使读者能够掌握应用广泛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本书附录中简要介绍了复变函数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在介绍微分方程数学模型之后,给那些没有学过“复变函数”课程的学生,作为补充内容讲授。学生也可以自学这部分内容。 本书的每章开始部分安排了导读,使读者在学习该章之前就知道为什么要介绍本章内容,以及主要介绍哪些内容。每章结尾部分扼要总结了该章的重要概念、定理与方法。本书语言简明,主要介绍最基本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实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剖析教材进行发挥,使学生通过教师讲解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 作者通过“爱课程”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网( http: //www. icou,se. cn/cou,sestatic/course一2618. html)、国家精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网站(http://kczy. zjut. edu. cn/zdkz/index. asp)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网站(http://www. cmpedu. com)向读者免费提供电子教案、习题解答、教学录像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本书内容虽然经过多年使用和修改,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仍然会存在许多缺点和错误,欢迎使用本书的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提出宝贵意见。作者联系邮箱:wwl@ zjut. edu. cn。 作者于杭州
随手扫一扫~了解多多